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与支持 >  技术资料

服务与支持

SERVICE & SUPPORT

夏末秋初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法
所属栏目:技术资料 发布时间:2017-08-25 浏览次数:2370次
进入8月份立秋以来,进入了夏季秋季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幅度会变大,养殖环境水温也会随之变化,这个季节的养殖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日常防控措施

1、夏秋交替,气温与天气变化频繁,应加强巡查,关注养殖对象活动变化,如发现缺氧现象进行及时增氧,合理开启增氧设施或换注新水;同时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或台风到来之前提前采取防护措施,加固养殖设施,并关注鱼类的应激反应,加强管理,对于腐烂的水草及死鱼等,应及时捞出,并进行集中无害化的清理。

2、在日常病害防治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水质管理,调水控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在投饵方面可在饵料中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以提高养殖对象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对于已经发病的鱼类,应及时诊断,对症治疗,以防疾病的大规模爆发。

二、主要关注疾病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主要发生对象为鲫鱼、鲤鱼、团头鲂及少量青鱼、草鱼等淡水鱼类,流行范围较广,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在水温持续28℃以上及高温季节过后水温在25℃以上时尤为严重,流行高峰期为5月~9月,感染对象上下颌、口腔、鳃盖、鱼体两侧体表严重出血,眼球突出 肛门红肿等。

预防:使用强碘一次量1519ml每立方米水体稀释500倍全池泼洒,隔日一次,连用23次,同时配合饵料适量添加投喂高稳易还原VC,一般一天一次,连用4天。

2、红腿病

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该病症的发生多与养殖环境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关,主要流行季节为7月到9月,8月、9月为发生高峰期,感染对象停止摄食,个体消瘦,附肢变红,游泳足与尾肢尤为明显。

预防:其根源为水质与底质遭到污染,因此先进行调水处理,先用水质改良剂,如底改素,分解底改颗粒等进行水质的调节,可配合使用光合细菌或EM菌的微生态制剂,来增强养殖对象免疫力。

3、细菌性肠炎

主要发生在淡水养殖品种中,水温25℃~30℃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较高,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发生,1龄以上草鱼、青鱼多发生在4~6月,当年草鱼种多发生在79月,并且常伴随细菌性烂鳃与赤皮。

预防:流行季节使用甲可净150200g每亩水体,适当稀释后全池泼洒,15天一次。

4、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

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云斑鮰、鲶等无鳞鱼,流行时间为56月和910月,流行水温为24℃~28℃,表现症状问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垂在水中,死鱼腹部膨大,体表多处可见细小充血,出血斑。

预防:流行季节强碘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100125mL,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每隔15天使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