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活在水中,在人工养殖中的环境条件、种群密度、饲料质量等方面与生活在天然环境中有较大的差别,环境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又经常会受到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尤其是在养殖鱼类体质瘦弱、抗病能力差或鱼体受伤、外界环境又有利于病原体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就更容易生病。另外,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放养密度不合理或投饵不当,造成鱼体营养不良,亦会导致其生理代谢紊乱,发生营养性疾病。生病后,轻者影响其生长繁殖,使产量减少,并且影响其商品价值;重者则引起死亡。
一、 预防鱼病的几点措施
鱼病的预防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预防目的,具体方法包括:①彻底清塘消毒;②放养体质健壮的鱼种,操作小心,避免损伤鱼体;③加强苗种消毒,对草鱼种进行免疫处理;④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四定”投喂,保证鱼类营养需求;⑤加强鱼类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保持池水肥、活、嫩、爽;⑥加强养殖过程中的危机管理,即应激管理。采取上述综合预防管理措施,才能做好鱼病预防工作。
二、通过日常观察,判断鱼类生病与否
观察鱼是否生病需从鱼的体色、吃食情况及活动状况等方面进行判断,这几方面是鱼发病的共同特征。
1.健康鱼体色鲜艳,食欲旺盛,食量正常;而有病的鱼常体色暗淡或发黑,食欲减退或不吃食。
2.早晚巡塘观察时,健康鱼是集群游动,活动灵活,病鱼往往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甚至停留在水面不游,也有的急窜狂游。
3.当鱼体表上有寄生虫或池塘中有有毒物质时,鱼在池中拥挤成团或游动时非常不安,上跳下窜,急剧狂游或间歇性的急剧狂游。如果是由寄生虫引起,池鱼死亡缓慢,增加死亡不多,如果是由有毒物质引起,则会出现大批死亡。
总之,要经常进行现场观察,了解鱼池中各种异常现象及鱼类的体表、体内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诊断治疗。
三、诊断鱼病的方法
为了达到积极治疗鱼病的目的,就必须对鱼病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鱼病诊断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检查、分析,对病鱼所患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合理措施。诊断鱼类疾病,一般采用目捡、镜检、病原分离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目检即用眼睛检查诊断,镜检是利用显微镜检查诊断。病原分离、血清学鉴定和核酸杂交等方法,需要有一定的仪器设备和药物,以及专门的理论知识。基层鱼技人员一般是采用肉眼和镜检等方法诊断鱼病。
鱼病诊断的方法是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目检,就是用眼睛直接观察,对一些疾病病原体较大、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如锚头鳋病、中华鳋病和水霉病等,都采用此法。对于一些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和病毒病,一般亦可根据其症状进行诊断,如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打印病、细菌性肠炎和草鱼出血病等。此外,还可根据鱼体大小、不同季节、不同地区鱼病的流行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鱼苗、鱼种阶段一般易感染车轮虫、斜管虫、鳃隐鞭虫、小瓜虫等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镜检,就是采用显微镜进行检查,是在目检的基础上,对肉眼看不见的小型寄生虫疾病的确诊和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养殖场或者养殖户都可添置一台简便的显微镜,对鱼病进行更有效的诊断。
鱼病的准确诊断,应掌握常见的大病原体的识别和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同时还要求了解本地区不同季节鱼病的流行情况。在诊断时还要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可以帮助最后做出确切的诊断。需值得注意的是,当鱼发生大量死亡时,有的可能不是由病害引起,而可能是药物中毒,或是水中缺氧造成。这就需要根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确诊。
1从患病鱼来初步判断鱼的病情
很多鱼病都是根据鱼的患病症状来进行命名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鱼患病的症状来初步判断。①若鱼出现口腔充血,肌肉发红,肝门充血,鳍条充血发红,就可初步判断为出血病;②若鱼出现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就可初步判断为赤皮病;③若鱼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穿孔,并附有污泥和粘液,则可判断为烂鳃病;④病鱼腹部有红斑,肝门外突、红肿,肠道呈红色,肠壁弹性差,肠内有黄色粘液,严重时有腹水,这病多为肠炎病;⑤若鱼体表有旧棉絮状白色物,则为水霉病;⑥若鳃上黏液增多,鳃部全部或局部呈苍白,严重者鳃丝浮肿,鳃盖张开为指环虫病;⑦部分鳞片发炎红肿,其红点部位有针状虫体为锚头鳋,是锚头鳋病;⑧病鱼背鳍、尾鳍间有气泡,严重的尾鳍局部充血,肠道中有气泡,多为气泡病;⑨病鱼鳃肿胀,鳃丝表面出现乳白色,严重的还出现局部鳃片坏死,多为药物污染引起的鳃组织坏死病;⑩鱼的下唇突出,口呈方形,再无其他的病症,这种状况是因水体长期缺氧浮头造成的缺氧症。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根据病鱼出现的症状就可初步判断养殖鱼类患了何种病,有利于对症下药早治疗的目的。
2从肝脏判断鱼的疾病
养殖鱼类患病多数也可从肝脏进行判断。肝变色,并有出血斑或出血点,胆囊增大或变色,多为病毒性疾病;肝脏颜色较淡,呈花斑状,并肿大,胆囊也肿大,多为细菌性暴发病;患病鱼肝脏脂肪浸润,大量积聚肝糖,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有光泽,多为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形成的营养性疾病;患病鱼肝脏发黄贫血,多是脂肪不足或变质引起的营养性疾病等。(作者:赵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