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与支持 >  技术资料

服务与支持

SERVICE & SUPPORT

虾蟹混养新模式: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
所属栏目:技术资料 发布时间:2017-01-20 浏览次数:2107次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养殖正在多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华绒螯蟹养殖这几年都较平稳。实际养殖过程中,有小龙虾和河蟹结合进行混养,现介绍如下。

一、小龙虾和河蟹进行混养的原因

小龙虾和河蟹的生态习性很相近,同属甲壳类,自然分布、所需生长环境高度相似。通常,具有相似生态位的品种竞争作用较强,会产生争夺食物和空间的效应。小龙虾和河蟹现采用的养殖模式中主要生长时间有差异,形成了一定的时间区隔。

在实际养成中,小龙虾主要生长期为37月,在46月就陆续出售,剩下可作为种虾进行自繁,留存作下一年的种苗。而河蟹主要生长期为610月,出售时间基本在10月以后。所以两者在生长时间上可以兼顾,比单一养殖品种生产更好地利用了水体,经济效益提高。

通过跟踪这两年小龙虾和河蟹混养的大量成功案例,养殖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以河蟹养殖为主,混养小龙虾;一种是以小龙虾养殖为主,混养河蟹。这两种养殖模式,对池塘要求基本一致,池埂要结实,池埂有一定的宽度,能保证水深超过1.2米,坡度一般在13左右;池塘池堤内四周要求有沟,沟的面积不小于池塘面积的1/10,沟深在1.5米左右;池塘有较好的防逃设施和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二、具体养殖措施

两种方式的养殖流程也基本相似,具体操作上有一些变化。

1清塘

在池塘初养时,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麸或强氯精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清塘。对池塘已有留种小龙虾自繁的则不清塘。

2种植和维护水草

在四周沟中栽种伊乐藻,以小龙虾为主养模式的可全池种植伊乐藻;以河蟹为主的在池塘中央区域栽种苦草和轮叶黑藻等,种植成条块状,水草覆盖面积占池塘面积的40%60%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护理好水草,为防止疯长,可1015天施用一次长根的肥料。

留种小龙虾自繁的池塘,要在9月开始在四周沟边布置一些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漂浮植物,以利于小龙虾幼苗附着等。

3水质管理

在放苗前,可施用肥水膏+EM类产品培育好水质,可根据水色决定施用的次数和使用量;同时可施用一些过磷酸钙或复合肥,有利于维护水质和培植水草。

在养殖过程中,常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特别是留种小龙虾自繁的池塘9月后要保持施肥,但切忌施用碳铵、氨水肥水,以免引起小龙虾应激或死亡。

养殖过程中,要将改底、解毒抗应激、肥水培藻、投放活菌制剂等多种措施结合起来,保持水质稳定、清爽,理化指标正常,保证水体中优良的藻相、菌相及相互平衡。

要注意钙质的补充。在36月,510天施用一次葡萄糖酸钙类产品;之后可按河蟹蜕壳期施用;留种小龙虾自繁的在冬季晴好天气要施用补钙产品12次。

4苗种投放及养成模式

以河蟹为主养品种的混养模式,扣蟹每亩投放10001500只,可在2月之前投放;小龙虾可在3月左右投放13厘米的虾苗0.5万~1万尾。如有留种自繁,则在次年3月视虾苗情况是否补投,一般上年留有自繁小龙虾的池塘到次年3月左右的大都有较多虾苗,可捕捞部分出售。

以小龙虾为主的河蟹混养,可利用上年留种的自繁苗进行养殖;也可在上年10月左右亩投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3万~5万尾;还可在3月前每亩投放13厘米的虾苗2万~3万尾;河蟹扣蟹苗可在4月左右投放,亩投放8001000只。在一些地方养殖河蟹有集中围养扣蟹再分散养殖的,可在5月后蜕完第2次壳后再投放养殖,亩投放500800只。

5投喂方式及收获方式

小龙虾和河蟹食性接近。以小龙虾为主的养殖模式早期可用小龙虾饲料,按5%8%投饵率投喂;其他可按河蟹投喂方式投喂。

以河蟹为主的混养模式:在46月底用地笼陆续捕捞小龙虾出售,到7月后不再捕捞小龙虾;河蟹到10月左右捕捞。一般可亩产小龙虾100150千克,河蟹产量可达80140千克/亩。

以小龙虾为主的混养模式:在3月小龙虾长大后就可用地笼每天捕捞小龙虾出售,捕大留小;河蟹到10月左右捕出。一般可亩产小龙虾150250千克,河蟹产量为5075千克/亩。

小龙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要求较高,实际养殖中只要细心、把握好每个环节就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作者:李绪登 贺俊明 李海红 王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