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水产养殖生产是承前启后阶段,仅小部分进行2016年的“扫尾”后,都将进入新一年水产养殖的开始,貌似冬闲季节,实质是新年生产的奠基时期。忽视前期基础工作必然影响到2017年的养殖效果与经济效益。
一、河蟹养殖方面
1改造池塘条件
①清淤:连续养殖3年以上塘口,清除过多淤泥,留10~15厘米厚度的底泥,在清淤同时开展修整堤埂。②大面积塘口(30亩以上)有中央浅水区的应增挖“井”字形蟹沟,沟宽1.5~3米,深0.5米。③晒塘:排干蟹池积水晒塘,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晒塘能利用空气中氧气直接氧化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前期水草生长和夏季水质调节,减少中后期底泥的耗氧等负面影响。④消毒:在水草种植前10~15天每亩用100~150千克生石灰或30~40千克漂白粉兑水化浆全池泼洒消毒。⑤防逃设施老化的及时修理和更新。
2落实水草种植
蟹池抓紧做好水草的种植、移植准备工作,确定选择水草栽植品种(伊乐藻、黄草、轮叶黑藻、苦草等),分计划移植或播种,可采用间隔式4、6、8米不等行距(对后期池塘水体流动有好处),最好是因池制宜种植轮叶黑藻,方法是用网片圈囤占塘口1/4区域在3-4月移植播种芽苞或留塘口至4月上旬种植轮叶黑藻,待生长形成优势后放入蟹种。种草前7天,施充分发酵的有机肥肥水,一方面是增加水草的肥料,另一方面培育天然饵料,用量每亩100~150千克,具体视塘口肥力作适当增减。
3安排螺蛳投入
及时落实好活螺货源、投放时间。螺蛳投放400~500千克/亩,最好分两次投放,第一次清明前300千克/亩,第二次6月份100~200千克/亩。螺蛳壳要嫩、光洁,壳坚硬不利于后期河蟹摄食。螺蛳引进不能在寒冷结冰天气,避免冻伤死亡,要选择气温相对高的晴好天气,同时避开血吸虫病易感染地区。
4选放优质蟹种
2016年大规格河蟹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小规格商品蟹,蟹种放养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亩放养量900~1100只,以提高养殖产量;二是减少密度,亩放养量700只,以提高河蟹规格。提前联系好本地扣蟹种源,规格120~200只/千克,要求体表光洁,爪尖无磨损和缺肢,尽量放养适应性好的本地蟹种,成活率高;可分冬放或春放(冬放温度5~15℃,春放可在3-4月)放养时,应用3%~4%的食盐水或用高锰酸钾浸洗20分钟,高锰酸钾浓度每立方米水加20克。
5配套其他品种
花鲢5~10尾/亩,白鲢10~15尾/亩,花鱼骨鱼30尾/亩,黄颡鱼40尾/亩,青虾8~15千克/亩。池塘条件好、肥水能到位、能专门投放虾饲料的塘口,青虾可以放养10~15千克/亩。安装底层管道微孔曝气增氧的池塘,青虾放养量还可进一步增加,由于青虾放养量的增加,早春应注重生物肥的使用。
6注意防冻
已种好水草、放养蟹种的池塘,加深水位至1米,起到底层水保温、防冻作用,有利于水草和蟹种的越冬。大雪覆盖塘口水面时应及时清除和做好破冰工作,防止缺氧。
二、常规鱼养殖方面
1.抓紧做好常规鱼并塘、清淤、消毒工作,浅滩区晒塘、淤泥风化时间要尽量延长,改善养殖环境。
2.鱼种捕捞、运输、放养动作要轻,减少擦伤。如果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患上水霉病,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水加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还可以每立方米水用亚甲基蓝1.5克兑水全池泼洒。
3.常规鱼亩放养模式(水深2~2.5米):规格15~25尾/千克的团头鲂900~1300尾,10~25尾/千克的鲫鱼200~250尾,3~7尾/千克的草鱼8~10尾,4~8尾/千克的花鲢、白鲢分别为30~50尾、50~100尾。
4.放养时注意气温不宜过低,有鱼种或成鱼囤养的塘口也应注意加深水位,防止雪盖塘口冰面。
5.大湖网围养殖应注意控制常规鱼种投放密度,防止养殖中后期突发性死鱼事件发生。(作者:江苏宜兴市水产畜牧站 刘颖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