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东海洋大学 吴耀华
每年5-11月是台风季节, 6-9月份是台风活跃期,也是多雨季节,南海、东海是我国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地区。台风前夕常是低压、高温的气候。台风带来大量降雨,常出现大暴雨,甚至有的地区是几十年一遇的暴雨,这在南海区是较常见。
台风暴雨的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尤其对养虾业带来更大的损失。重者洪水淹没池塘,对虾全外逃。轻者大量雨水进入虾池,水域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使对虾产生应激,虾病暴发,对虾大量死亡。因此,在这里介绍此季节对虾养殖预防应激的对策,以预防备。
一、台风暴雨引起对虾应激的原因
台风暴雨会严重破坏养殖设施,使池塘堤坝、闸门等受破坏,堤崩虾逃,损失严重之外。更多是风大浪高,翻动池底,使底质有害物质危害对虾生存的安全,而且水质发生巨大变化,使对虾产生应激难于生存,虾病不断发生。
1、盐度的变化
南美白对虾放苗后逐渐降低池塘水体的盐度,有助于养殖的成功。但是,台风带来暴雨,常常出现对虾养殖池塘、近海的海水盐度急速下降。雨水较轻停留在池水的表层、瞬间会使表层盐度突然大幅度降低。尤其周围有淡水流入的虾池,更是使盐度发生骤降。各种对虾对盐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由于盐度急速下降,会引起对虾的渗透压功能,一时不能适应,容易引起对虾的盐度应激。如果不及时采用措施处理,造成对虾生长不良,甚至对虾发病等严重的恶果。
2、pH的变化
暴雨后虾池水体pH往往降低,其原因是:正常的雨水pH值通常是7.0左右;在雨季往往会伴随酸雨,其pH就降的更低;暴雨后地下淡水水位升高,地下水酸性大,渗入虾池造成pH大幅度降低,会引起对虾应激。
3、水温的变化
我国沿海每年6-9月,是全年水温最高的季节,也是对虾生长最佳的季节。由于台风、降雨、无阳光会使虾池水温降低,若无增氧,表层水温往往较低,会出现虾池的水体分层现象。水温骤降对虾不能适应,会引起对虾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常出现不摄食,消化吸收不良,出现空胃,空肠以及肝脏不正常等现象。对虾免疫功能降低后,抗病力差,易发生各种疾病。
4、溶解氧的变化
对虾要良好生长,养殖池水体中要求溶解氧4mg/L以上。雨季时阳光弱,会导致虾池浮游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不但增氧效果差,而且会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引起水中溶解氧急速降低。藻类死亡后会繁殖许多细菌,会使对虾致病。而且暴雨后若无增氧机增氧、搅动,雨水在表层,出现虾池溶解氧分层,上下水层溶解氧无法交换,往往造成底层氧气不足,产生虾浮头现象,严重时底层缺氧,引起虾死亡。
5、浮游植物减少
雨季,尤其是长时间阴雨天或暴雨,光照强度不足,浮游植物难于进行光合作用,以及上述的种种原因造成(1)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使虾池雨后出现水的颜色突然变清,或者混浊透明度加大,都是藻类死亡之故。(2)藻相更替迅速,几个小时之间藻相就完全不同,由原来良好的水色变成混浊等不良水色。原因是原来劣质藻类迅速繁殖。由于藻类大量死亡,不但破坏虾池水体藻相的平衡,而且分泌毒素,对对虾生长有害。使藻类分泌的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物质急剧下降,有利弧菌病原菌的繁殖,使对虾引发弧菌等疾病的发生。
6、氨态氮与亚硝酸盐增高
由于水体上下层温差大,水中浮游植物少,溶解氧降低,水中的有机物无法正常进行氧化分解,使水体中氮元素在硝化过程中受阻,导致亚硝酸盐、氨态氮等有毒物质猛增。台风时池内浪大,翻动池底,使原来被覆盖在池底有害的物质被翻起,因而引起对虾疾病连续发生。
二、台风暴雨后对虾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由于台风暴雨或降雨后,虾池水质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水中溶解氧分层或偏低,是导致虾产生应激反应,发生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虾池的水质未能及时得到调整,养虾会出现诸多问题,轻者缺氧浮头出现虾病,重者会出现大量死虾。
1、浮头与泛池
台风前夕或暴雨期间,多数天气闷热无风,降雨后若无增氧机搅动水体,容易造成水体盐度、溶解氧分层。上下层盐度差大,底层氧气不足,会出现对虾浮头,常见早晚对虾浮在虾池的表层或者池边慢游,甚至会产生缺氧死亡。
2、耗底
放养虾苗密度大的池塘,养殖到中、后期持续气温高,水温易突变,溶解氧不足,池底残饵和粪便有机物多,会引起水体对流,导致池底的腐植质翻动,进而带动池底的重金属充斥水体,池水态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发生虾池底陆续死虾或者偷死等现象发生。
3、引起虾病暴发
台风带来暴雨,雨水及周边的淡水和污水大量注入虾池。污水中有害的化学药物污染虾池,使对虾中毒或造成死亡。大量淡水会引起虾池水质激烈变化,比较明显是盐度、pH急剧下降,水温激烈变化。强风大浪会使对虾受惊、引起对虾应激反应,甚至对虾会发生一些疾病,常见的疾病是红体病和黄黑鳃病等。
(1)红体病
长期阴雨天,容易引起养殖水体的弧菌或其他病原菌大量繁殖。以致虾病发生,对虾常出现红须,体微红,有时游泳足变红,肠胃空、肝脏肿大或糜烂厌食,甚至发生死亡现象。有的病虾甲壳软或硬壳,在水中无方向缓慢游动,若捕捞起来离水后很快死亡。
(2)黄黑鳃病
如果虾池水中有机物较多,强风大浪,往往将池底的淤泥搅浑。为了避免池水分层,雨后启动增氧机过于强烈,使水体上下层翻动,池底污泥或水中的脏物堵塞对虾的鳃部,加上细菌、聚缩虫等附着,出现黄鳃或黑鳃病,引起虾呼吸困难而陆续死亡。
三、预防对虾应激的措施
连续阴雨天或台风暴雨,使水质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导致对虾体内渗透压等生理功能失衡,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要注意虾池水质的调控,减少由于水质引起的应激反应。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启动增氧机增氧等措施,改善虾池的水质,使对虾养殖健康顺利进行。主要的措施是:
1、及时排掉雨水,额外、稳定池水盐度
半精养土池或集雨面积较大的虾池,在雨季或暴雨前,要控制虾池闸门正常水位,下雨时会将表层的雨水及时排去。同时要疏通虾池周围的排洪设施,尽量避免雨水或者淡水进入虾池,防止盐度、pH、溶解氧、水温等水质突变,保持虾池水质稳定,有利对虾健康生长。
2、开足增氧机
在暴雨或大雨后,应及时开足增氧机增氧,增加池水的氧气,加速雨水溶入池中,打破水体盐度、pH、溶解氧、水温分层分层现象,尽量减少池水盐度、水温变化。使水中上下层有充足的氧气,满足对虾生活氧气的需要,减少对虾应激反应。
在雨季或暴雨后,虾池的溶解氧较低,如果无增氧机设施或数量不足,而在养虾的中、后期,虾密度较大时,易发生虾浮头。在台风雨季要配足多种类型的增氧机,如水车式增氧机和潜水式增氧机等。既能水平增氧,又能立体增氧,使水中有充足氧气,是预防对虾应激反应有效措施。如果增氧机不足,要预先准备一些增氧剂,有备无患。
3、使用石灰调节池水pH值
雨后特别是土池易发生池水pH偏低,要及时测定池水的pH值,根据水体pH情况,每亩可以使用石灰5.0-10千克,使虾池保持pH7.8-8.8,不但有利对虾蜕壳与正常生长。pH稳定后也有利浮游藻类的生长,对于维持正常水色,保持虾池良好水质大有益处。
4、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虾池水质
雨季或阴雨天,光照强度较弱,浮游植物生长不佳或死亡现象,使虾池水色变清或白浊等不正常水色。全面检测水质之后,对症处理。若无特殊情况,仅是水色变清,可施适当的施无机肥料或培藻素,肥水素之类,使水中浮游植物繁殖起来,水色良好。若虾池水白浊可能浮游植物死亡,最好经过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消毒之后,药效消失,引入藻类生长良好虾池的藻种,再施肥。使池水的水色变为正常的淡绿或黄褐色。必要时可施微生态制剂,使用化能异养细菌,如利生素、EM菌、活康素等。可以改良水质,消除水中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浮游藻类的生长,可抑制水中有害细菌繁殖,对于修复水中生态环境有很大好处。
5、施底质改良剂
根据虾池底质和水质的具体情况,适量选用施沸石粉,白云石粉、底质改良剂等底改物质,改良底质和水质,改善底质环境,有利对虾生长。
6、调整饲料投喂
阴雨天要适当减少饲料用量,台风、暴雨时要停止投料。事后根据对虾及虾池水质情况,选用优质饲料,调整饲料投喂量。当虾池水质未调节好或者未恢复正常水质,尽量减少投喂量。此时适当选用优质添加剂,拌到对虾饲料中,有利减少对虾的应激因素,增强抗病能力。
7、适当使用对虾保健药物
在对虾饲料中适当加入维生素C、虾用多维、免疫多糖、微生态制剂等,以达到增强对虾体质。方法是将这些物质溶水后,均匀喷入对虾配合饲料中,是预防对虾疾病有效的措施。
8、注意防治对虾疾病
台风、雨季要加强巡池,详细检查虾场设施的安全性,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同时早晚要仔细观察检测,对虾健康情况和水质情况。
有异常现象发生,要及时分析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若有虾病发生,要详细检测并对症施药,不要乱投医滥用药。免得引起再次污染虾池环境,有利对虾养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