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
我国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6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我国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海洋生产总值增速缓中趋稳。初步核算,全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与2015年增速相比回落了0.2个百分点,延续了“十二五”以来增速放缓的态势,但仍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201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与上年基本持平,海洋经济依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与上年持平,二产比重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了1.8个百分点;海洋产业新动能培育取得积极进展,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水利用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增速超过12%,高于同期海洋经济增速约5个百分点。
区域海洋经济平稳发展。2016年,我国沿海地区的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4324亿元、19912亿元、26272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5%、28.2%、37.3%。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五个海洋经济试点省市合计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9.2%,比2015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
海洋经济增长对沿海民生改善贡献突出。2016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达到362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4.7%,较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渔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6.3%,人均海洋水产品供应量比上年增长1.8%,促进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升级。人均国家级海洋公园面积达到3.8公顷/万人,比上年增长41.4%,极大地促进了滨海旅游持续升温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涉海工业企业经营总体呈现向好态势。2016年,我国涉海工业企业效益降幅显著收窄,重点监测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下降1.7%、10.4%,降幅较上年有所收窄;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略有降低,库存水平有所下降。
重点监测涉海产品进口贸易呈现增长。2016年,受国际市场影响,重点监测的300多种涉海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14.2%。其中,进口贸易额同比增长7.2%;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17.4%。
主要海洋产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海洋渔业稳中向好,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全年实现增加值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3.8%。
海洋油气业受国际形势影响,效益有所下滑,全年实现增加值869亿元,同比下降7.3%。海洋船舶工业发展形势仍较严峻,全年实现增加值1312亿元,同比下降1.9%。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影响,订单金额大幅下降,但许多海工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在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加速海工装备的产业结构调整。
海洋生物医药业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全年实现增加值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成为海洋产业的新亮点。
海洋电力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增加值126亿元,同比增长10.7%。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90兆瓦,同比增长64%,跻身全球前三。
海洋能开发应用技术取得新突破,我国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海水利用业发展势头良好,海水淡化规模持续扩大,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应用规模不断增长,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
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运行平稳,沿海港口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沿海港口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年实现增加值6004亿元,比上年增长7.8%。
海洋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2047亿元,比2015年增长9.9%,依然是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海洋经济宏观调控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一、海洋经济规划指导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沿海地方政府也纷纷编制了地方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导海洋经济发展。同时,《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涉海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有关政策和方向,引导了市场预期。
二、海洋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共同印发《关于“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的通知》,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创新驱动、动能转换能力不断增强。
三、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体系不断完善
有关研究机构首次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编制了“海洋经济运行季度报告”。推动建立涉海企业直报制度,全面深化部门间战略合作与数据共享。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全面启动。
四、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力度持续加大
持续推进开发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沿海各级政府成立引导基金、投资基金等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制定和完善信贷政策和具体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拓宽涉海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国家海洋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举办国内首场海洋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
五、海洋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2016年,国家海洋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2020年)》,大力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引领海洋经济提质增效。深海潜水器谱系化装备、“海翼号”深海滑翔机等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增设海洋科学等12个本科专业点,开展了与海洋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海洋经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快。
六、海洋资源管控力度继续加大
严控围填海规模,调整了用海方向,将生态用海作为用海项目的重要内容。加强海岛保护,印发实施《全国生态岛礁工程“十三五”规划》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查办法》。积极开展温州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创新海域综合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加强了涉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2016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在全国加快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将沿海各省(区、市)管理海域总面积30%以上的海域和35%的大陆岸线纳入红线管控范围。继续推进实施了“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工程。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八、海洋经济对外合作不断深化
2016年,我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额接近8900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7.9%。亚太直达海底光缆(APG)、瓜达尔港自由区建设、巴基斯坦水电联产等多个项目逐步推动和落实。同时,推动实施了《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2016-2020)》,围绕促进海洋经济政策对接与交流等,与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开展了一系列高层互访交流,实施了具体务实的项目。主办了第四届亚太经合组织蓝色经济论坛等活动,积极推进有关国际组织框架下的蓝色经济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