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火热之后归于平淡 台湾泥鳅何时再崛起?
所属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7-08-13 浏览次数:1907次
 六合资面料大全

一个品种火不火,看看关于这个品种的新闻信息多不多就知道了,你看上半年火热的小龙虾,尤其是最近价格疯涨的小龙虾,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关注度了吧,就差惊动党中央了。小龙虾的热点很高,写关于小龙虾的新闻也就多了,这也算是一种蹭热点吧。小龙虾已经陆陆续续进入尾声了,估计到了八月下半月,关于大闸蟹的各种新闻也会铺天盖地迎面而来了。在水产这一行,小龙虾和大闸蟹算是现象级品种了,可能在未来很多年里,很难再有新的品种能有那么高热度了。想起来当年的台湾泥鳅,好像也差点就接近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品种,事实上,这个“当年”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前后几年变化如此之大,可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也可能有人曾经预见过,但是无论盛衰,都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能阻止的,市场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在最鼎盛的时候,关于台湾泥鳅的各种新闻也是非常多,用词最多的就是个头大、生长快、产量高、利润大,现在呢,泥鳅这个品种的热度已经大不如前了,从蓬勃发展到逐渐平淡,台湾泥鳅还能不能崛起了?何时才能崛起?

现在不管搞什么,很多时候都要提“产业链”,好像没有这个玩意就很难发展的好,事实上也确实是这么回事,首先要有上中下游产业环节,然后有人去打通上中下游几个环节,然后产业链慢慢形成,产业发展逐渐稳定了,这个产业才会持续性地壮大。打通上中下游的环节,有时候甚至有一种小说里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武林小菜鸟被打通“任督二脉”以后,武功突飞猛进,一发不可收,名气飙升,甚至称霸武林。说到台湾泥鳅呢,台湾泥鳅的“任督二脉”在哪里?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不一样,说的最准确的,还应该就是“市场”这两个字,流通市场,消费市场等等。还是以小龙虾为例,小龙虾在经历龙虾门的时候,连小编自己甚至一度认为小龙虾元气大伤,很难再现辉煌,结果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小龙虾不仅重现往日辉煌,而且还升级为“国民美食”“国民夜宵”,风头一时无两,关键就在于市场的火爆。在小龙虾的美味面前,人们渐渐淡忘了过往的负面信息,毕竟那些负面并没有证明跟小龙虾有直接的联系,市场慢慢升温,吃龙虾的人多了,开龙虾馆的多了,做龙虾倒卖生意的人多了,养龙虾的人多了,同时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从多方面对小龙虾进行研究,尤其是随着外卖生意的火爆以及即食虾的升温,寻常老百姓可以去龙虾馆大排档吃龙虾,也可以在家里享用美味,如果兴趣来了,还可以自己购买小龙虾直接烹饪展示手艺。关于小龙虾为什么那么火,可能还有更多的因素可以找出来,虽然小龙虾产业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说人工育苗没有突破,大多数养殖户的技术还不太到位等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龙虾又红了,红的发紫,。

 六合资面料大全

成品泥鳅收获(感谢梁东成供图)

小龙虾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推及到台湾泥鳅上,会是什么结果?台湾泥鳅具备这些条件吗?很难,就说吃法,小龙虾的各种吃法不下于十几个,泥鳅呢?关于泥鳅美食的寻求之路,还需要大家付出更多的努力,实际上泥鳅已经有很多吃法,清蒸泥鳅、椒盐小泥鳅、香焖泥鳅、泥鳅炖豆腐,椒盐泥鳅、清蒸泥鳅、豆腐泥鳅汤、紫苏干煸小泥鳅、香爆泥鳅、泥鳅淮山汤、香煎泥鳅、香辣泥鳅、泥鳅汤面、韩式泥鳅炖豆腐等等,但是深入人心的好像没有几个。之前也分析过其他品种,都有类似泥鳅的困境,家庭吃泥鳅的方法是有的,但不一定能让很多人有时间去自己烹饪,就是可操作性不是太强。都去饭店的话,还不是所有饭店都能吃到泥鳅,泥鳅在民间推广这块的力度还是小了。中国水产养殖网了解到,泥鳅的营养价值很大,泥鳅人称“水中人参”,自古就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的说法,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美味又滋补,还易获得,价廉物美。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泥鳅含脂肪成分还比较低,胆固醇更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人体抗血管衰老,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光看这些,泥鳅简直就是现代人食疗进补的“神器”啊,但是很可惜,泥鳅不神了。

泥鳅为什么不神了,不火了,从直观上面来看,是因为随着台湾泥鳅的升温,养殖的人多了,但是终端市场消耗不了那么多成品泥鳅,早期台湾泥鳅价格好利润高,是因为很多育苗户高价收购成品泥鳅做种,养出来的台湾泥鳅卖三四十块钱一斤是比较普遍的,但是这两年塘口收购价格最低跌破十块钱,好的时候也很难突破十五块,传统养殖的黄泥鳅青泥鳅行情也受到很大冲击,养殖量也急剧萎缩。台湾养殖规模增加,产量大幅增加了,供大于求了,价格便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尤其是泥鳅养殖范围一下子铺的很大,形成了一些集中养殖区域,也有很多地方零零散散的养殖,另外广东等地台湾泥鳅可以自然越冬,长江沿线及以北地区的养殖户必须在入冬前、在温度猛降之前卖鱼,这个局限性导致很多人到了年前那个时间段不得不卖鱼,再加上规模很大,价格就很难保证了。这两年随着泥鳅养殖利润的下降,一些人逐渐退出了,曾经很火爆的泥鳅育苗版块也跟着萎缩。之前还有很多饲料厂看中泥鳅养殖版块,尤其是广东地区一些饲料厂曾经想把泥鳅作为下一个市场突破口,推出专门的泥鳅专用料,市场推广力度曾经很大,但因为流通方面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泥鳅养殖发展大大不如预期,饲料厂也逐渐打退堂鼓。

广东作为全国台湾泥鳅养殖最集中的区域,这两年养殖量萎缩是显而易见的,以前养其他品种的人看到泥鳅有利可图,纷纷转养,现在很多也弃养泥鳅转回到之前的品种了。江门是广东地区台湾泥鳅养殖量最大的,新会又是江门养殖量最大的,据估计,今年和去年相比,新会地区差不多就减少了四分之一,在前几年南美白对虾特别难养的时候,虾农对台湾泥鳅的期望很高,很多人一下子转养台湾泥鳅,当地的育苗、养殖、流通等环节都形成了规模,而今在各地价格低迷的情况下,江门一带泥鳅养殖也难免受到冲击,养泥鳅的大多数人又养对虾了,也有人养了草鱼黄颡鱼生鱼等品种。经过这几年的起起落落,江门一带养殖户逐渐理性,顺应市场行情,减少泥鳅的养殖规模,继续养泥鳅的人,对于技术管理会更细致,调水防病的投入大了,增氧机等硬件设备投入也不含糊,市场价格低了,养殖户只能从成本方面来寻求突破。

 六合资面料大全

一斤1000条的优质寸苗(感谢梁东成供图)

江门地区从事台湾泥鳅育苗、成鱼养殖、市场流通的梁东成认为,目前当地泥鳅养殖进入了一个平稳过渡期,养殖户疯狂投苗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少人减少了养殖规模但不是全部转养,多数人一半塘口养对虾一半塘口养泥鳅,越来越多的人把养对虾的精细工作搬到养泥鳅上,注重调水和病害防控,“调水防病的成本看似增加了,但增加了养殖的成功率,降低发病死鱼量,风险减少了”。增氧机也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必备品,增氧机的投入和电费开支的增加,换来了池塘溶氧条件改善,也是十分值得的。现在台湾泥鳅育苗这一块还面临问题,主要就是有的育苗户不负责任,在选购亲本、育苗生产的过程中不够规范,导致市面上畸形苗残苗劣质苗一直存在,“今年情况还是不好,优质亲本数量减少,有的育苗户购买差的亲本育苗,在开花标苗的过程中,有的人为了保住育苗成功的成数,在用药方面不合理不规范”。亲本质量下降,同样也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抗病情况不如以前了,生长速度没有以前快了,养殖的饲料系数增加了,亲本的问题可以说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要不然到了明年后年,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短期内,像广东这样的台湾泥鳅主养区面积减少,华东华中市场情况也不容乐观,在一些养殖业不发达的地方,仍然会有水产站把台湾泥鳅作为一个富民的品种来推广,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的模式都有推广,在不发达地区也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零零散散的养殖量主要是靠本地及周边地区消耗为主。估计未来一两年,台湾泥鳅的行情还不太可能有大的突破,主养区养殖量减少的势头还会继续维持,在终端市场没有推广开来的前提下,主养区养殖规模的缩小有利于市场行情的恢复,泥鳅又从一个火热的品种回到一个小品种,何时再升温甚至再辉煌?还需要很大的推广力度,之前可能很多人都更关注养殖这个环节,地方各级政府的推广也更侧重于养殖规模的增加,从小龙虾大闸蟹等品种来看,终端消费的推广才是最根本的,从营养美食的角度多下功夫,多利用各种新媒体、自媒体的宣传力量,普及人们对入认识泥鳅的价值,多开发泥鳅美食产品,比如鲜活泥鳅的烹饪方法,还有可以将泥鳅作为休闲食品来推广,开发各种口味的即食泥鳅,都是可以突破的点。民间的力量很重要,政府层面的引导同样不可缺少,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对小龙虾大闸蟹的推广,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种美食节、展会越来越多。对于泥鳅来说,短期来说,小龙虾都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是泥鳅从业人员长期奋斗的目标,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谋划,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短期内泥鳅行业继续萎缩的话,再谈崛起的话题,可能就真的成了一个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