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至今,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甲鱼养殖产量不断提高。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甲鱼总产量为34.37万吨,其中浙江为15.45万吨、湖北3.37万吨、江苏2.69万吨、江西2.43万吨、安徽2.42万吨。据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所长赵春光预估,全国年鲜活甲鱼的消费量约为25万吨。而2012年、2013年全国甲鱼产量皆超过30万吨,意味着如果不开发加工产品,甲鱼行业将陷入持久的产能过剩。
甲鱼业的繁荣得益于过去两三年在市场供求和经济利益双轮驱动下,全国甲鱼养殖主产区的核心区——浙江,大范围推广中华鳖日本品系,该品系鳖类比其它品种和品系鳖类繁殖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单产高、肉质优良。同时,其它主产区诸如广东、广西以及湖南、江西等地方,推广了像“保温+外塘”两段式生态养殖、单一品种工厂化养殖、鱼鳖或鱼虾鳖混养等高效养殖模式,促使全国甲鱼养殖产量翻番,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拓了鳖类市场。
另一方面,甲鱼的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含量低等特点,也促使养殖产量攀升。“甲鱼从亲本培育到苗种孵化,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导致甲鱼群体数量扩增迅速。另外,甲鱼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造成各种各样的养殖模式都取得成功且容易获得高产。”中国渔业协会全国龟鳖产业分会技术顾问张铁辉表示。
但繁盛的甲鱼养殖业面对的仍是周期性的萧条环境,受政策影响,甲鱼交易量急剧萎缩,全行业出现整体性风险。“过去主要提供给公款消费的大规格优质高档鳖类,不得不退到去满足中低档需求,从而冲击了中低档鳖类的消费,中低档鳖只能压塘存库卖不出去,造成行业整体性亏损。”广东龟鳖养殖行业协会理事罗擎宇说。
目前,在甲鱼精深加工方面,浙江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从最早初加工的鸡汁中华鳖(湘湖)、香辣闲趣甲鱼(明凤)、黄焖甲鱼(西湖之春)、晶瑞鳖血丹(天福)等,发展到目前的甲鱼蛋白多肽(中得)、甲鱼蛋白化妆品(中得)、甲鱼多肽保健酒(中得)、甲鱼原粉(龚老汉)、甲鱼美味罐头(冷江)等。另外,山东丁马已开发出六大类48个品种、128种包装的甲鱼深加工产品。
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约75个龟鳖品牌,之中浙江就有35个。在消费者对甲鱼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发展高品质的甲鱼名牌产品。浙江在温室拆除后,开始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生态养殖,如利用海滩围垦进行鱼虾鳖多品种混养,以及利用虾塘、鱼塘、稻田、莲田、茭白田和葡萄园等有效资源养殖甲鱼,形成独特的产品属性。如果甲鱼仍继续以“统级”产品销售,未来将非常被动,也很难提高产品价格。
2014年在广东顺德召开了中国甲鱼行情研讨会,归纳了未来甲鱼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1.生态养殖取代精养模式。在市场供不应求时,养殖户的重心放在如何让甲鱼长得快、产量高,而如今市场已供过于求,消费者也从过去追求温饱为中心转变为追求营养。因此,养殖者需从加温、保温、高密度养殖的经营模式,转为实行甲鱼生态化健康养殖。
2.饲料配方改良。养殖需求的变化,也将要求甲鱼饲料配方做出相应改进,把饲料功效从快大,转为健康、少发病、可多年养殖,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3.跨省联营。由于土地和水资源短缺,浙江许多大型甲鱼企业利用浙江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成熟的养殖技术、管理经验,纷纷走出去和邻近有资源的省市联营做种苗和商品养殖,如中得和江西进行产销联营,清溪和江西进行技术联营等。
4.电子商务。2013年浙江甲鱼电子商务预估有5000万元的销量,其中浙江冷江鳖业虽然养的不多,但依托电商平台整合资源,2013年做到了3000万元的销售量。目前,杭州市养鳖行业协会有16家企业开展网络销售。
5.创新经营模式。不少甲鱼企业从单纯的养甲鱼,逐渐发展成多种经营、综合产效的新型高效经营模式,如和农业、旅游业、餐饮业、教育、保健加工业等结合。另外,以甲鱼协会和甲鱼合作社为主抓手,实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规范甲鱼生产。
中国鳗鱼网报道